最好的教育… 〡 呂家賢老師

「免費的尖叫美食」V.S「自費關心獨居老人」孩子們喜歡哪一個?十二月底、既寒冷又溫暖。前天、義煮團體到校愛心送暖,孩子們人手一塊比臉大的雞排、一杯珍珠奶茶、一盒菜頭粿、一份肉圓…孩子邊吃邊尖叫「好好吃~」,吃不完還兜著走。今天、孩子們便提著自費準備的餐盒去拜訪部落裡的獨居老人,唱聖歌、寒暄、擁抱。

一個活動是免費的尖叫美食,一個活動是自己掏腰包準備餐盒去關心獨居老人。我很好奇,孩子們喜歡哪一個?我問了,一面倒,全部認為送聖誕餐關心老人感覺比較幸福。我追問孩子如果明年只能二擇一,會希望留下尖叫美食?還是再送一次聖誕餐?哈!孩子們的表情很痛苦,(超痛苦,真的!)沒辦法、那炸雞排實在太強大了,但是令我意外的,再次一面倒,想再送聖誕餐一次,孩子們甚至建議下個星期就再來一次。

「為甚麼?」我一問。孩子們紛紛舉手搶答。「因為可以抱那些爺爺奶奶,然後我們唱了歌,他們哭我也差一點哭。」霓霓靦腆的說。「他們老人很像都很孤獨,每次到聖誕節的時候,老人都很想見到他們的孫子。」黑妞妳妳妳!害我想回去看看我爸媽了。「我感覺有上帝在我們旁邊,一起送給他們聖誕餐。那個聖誕餐不是普通的,是有保佑的。」連上帝的來了,這太厲害了!凱成則說出令我張大眼睛的感覺。

助人,是更深層的快樂。

回家的路上,一路上滿是想起孩子們衝上去擁抱老人們的畫面,我一方面超怕老人的肋骨被孩子們撞斷的!但是一方面孩子們的真摯擁抱則令我感動不已。我不斷的反芻咀嚼著與孩子們的對話,孩子的感受遠遠超過我所預期。到底、除了誤打誤撞,這次我做對了什麼?

我突然想起網路上的一句話:「有一種冷,是你媽媽覺得你冷。」(難怪媽媽不斷的往我身上加衣服)。許多人對偏鄉孩子的刻板印象,常常停留在困苦而物資缺乏,直覺偏鄉孩子需要被幫助,並且也樂於幫助偏鄉的孩子。但是幾年下來,我卻常常發現,真正快樂的,其實是捲起袖子來關愛偏鄉孩子的朋友們。既然如此,如果想讓孩子感受到更深層的快樂,其實不是一味的幫助孩子,而是陪著孩子去關愛他人。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。」道理、不就這麼簡單?

關於愛,我以為太複雜,孩子年紀小,比較不懂愛。哦!我錯了,孩子們懂、而且單純多了。是大人把愛搞得太複雜了。於是我們習慣要孩子先把書讀好,結果就是,十八歲以前要孩子埋頭苦讀,十八歲以後再來指責他們自私不懂愛,還對他們說:「你有想到○○嗎?沒有!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。」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太少學習關愛他人了。如果我們現在我們期望孩子未來可以更快樂,有甚麼道理不帶著孩子從小就開始體會關愛他人的快樂呢?

過程我發現,陪孩子「去關愛別人、去分享愛」,與「接收他人的關愛」之間最大的差異,在於「我也可以」的勝任感。過程中、孩子透過自己的雙手,去付出、表達自己的關愛,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度,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,是教室裡的黑板與粉筆難以傳達的。如果我們期待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愛,或許不是一味的給予,而是陪著他們去付出。

我們應該省思:應該不斷的資助孩子,暗示孩子們「你們需要被幫助」?還是我們應該帶孩子用自己的力量,學習去關愛他人,讓孩子察覺自己也有付出的能力、自己也可以關愛別人、並且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呢?我意識到,我們的教育裡,很缺乏關愛他人的實際付出。這群孩子、也讓我學了一課:「最好的教育,是學習關愛他人。

省思:
孩子們的表現太棒了,感動之餘、忍不住剪輯成兩分多鐘短片:

我可能做對了什麼?有一段研究結論或許提供了方向:「勝任感、自主性、人際連結,是維持內在動機的三個關鍵需求。」

【勝任感】: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也能做得到。

  1. 孩子們用自己的零錢,自費準備餐盒。
  2. 孩子們自己手工製作聖誕卡。

【自主性】:讓孩子參與決定

  1. 孩子們自主建議想要送餐盒的對象。
  2. 孩子們自主討論送餐時唱什麼祝福歌曲。

【人際連結】:讓孩子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度

  1. 唱祝福的歌曲送給老人。
  2. 以聖誕卡表達對老人的祝福
  3. 與老人們打招呼、聊天、問候與擁抱。

下次可以更好:課程統整

  1. 將「語文」、「藝術與人文」、「綜合課」納入,統整為一個跨領域主題式課程。
  2. 活動後的沉澱課程,可以進一步深化。
  3. 結合節慶與在地文化。
  4. 更充裕的寒暄時間,讓孩子更深切的體會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溫暖。